简体 | 繁体 |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 >创建文明城市

《创城记》——盘锦市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系列(三)

国际化交通越走越有范儿

人,车,路,不仅牵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更事关百姓生活的长治久安。作为一座拥有140万人口、28.6万辆机动车、41万机动车驾驶人的中等城市,尽管有着较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与百姓的期待和市委提出的打造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的目标,在综合交通管理领域仍存在突出“短板”。盘锦敢于破冰,勇于创新,对标先进城市,快速赶上,率先成为全省交通整治工作先期试点城市。
盘锦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坚持用国际化视野谋划盘锦发展,站在国家平台上推动盘锦建设,把盘锦打造成为一个市域经济强、全体百姓富、整体环境优、城乡人文美的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并把提升国际化交通管理建设工作列为全市“12个专项行动”之一。按照彰显城市特色、满足规范要求、达到国际一流、全国示范样板的标准,一个国际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道路交通体系已初步建成。
“国际范儿”道路对标先进城市快速追赶
为切实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实现绿色、智慧、安全、文明交通的发展目标,在全省乃至全国成为示范和引领,盘锦邀请由全国顶级道路设计专家陆化普教授带领的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团队,进行统筹规划、高端设计,出台具有国际化标准、现代化水平、标准化体系全市城区的“12个工程”交通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由此,一张路畅民安的幸福画卷开始精心铺就……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设计团队2016年12月8日进驻盘锦中心城区(兴隆台区、双台子区、大洼区),开始全路网踏勘调查。城区436公里道路、624个主要交叉口是踏勘的主要对象,内容包括道路两侧用地性质、停车设施分布及数量,道路横断面构成及其路权分配、交叉口渠化现状及几何尺寸,行人过街设施类型数量及位置,公交专用道及停靠站分布,交通流特性数据等基础信息。
设计团队最终确定了“打造符合盘锦发展实际的全国城市交通工程设计样板示范工程;落实公交优先,明确城市道路中非机动车和人行出行路权,倡导绿色、低碳、环保、智能出行理念;通过国际化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城市名片、彰显城市特色,实现国际一流”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成立三个小组共同推进工作。交通工程设计组实地收集国内外城市先进的交通工程设计案例,通过分析并吸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元素,融入盘锦交通工程设计方案中;国际顾问组每周定期与交通工程设计组通过多种途径从国际化视野指导和审查设计方案;设施美术组结合盘锦地方特色,融入人性化、国际化的理念,进行盘锦交通工程设施诸如隔离护栏、公交站亭、过街天桥等的样式设计。
2017年3月底,所有设计工作完工。主要包括624个路口、436公里道路的交通工程设计;25种过街天桥样式设计;32组护栏样式设计(共需安装331公里不同类型的护栏);21种港湾式公交站亭设计(共设置302个港湾式车站);7个重点区域交通组织设计(兴隆台区步行街、生态园小区、辽油一高学校区域、市高中学校区域、万达广场、渤海路商业区、火车站等);重点区域的出租车乘降点空间布局规划;城区路内停车规划设计;国内一流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顶层设计。
道路的改造提升重点主要包括:设置中央隔离护栏、机非隔离护栏,明确不同出行者的路权,实现交通出行各行其道,规范有序;主干道交叉口和路段过街斑马线设置过街安全岛,为二次过街行人提供安全的驻足空间;合理设置路外停车泊位;主干道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在城市主干道上临近商业、学校、医院、大型居住区等对出租车需求量较大的地方设出租车停靠站;设置道路系统中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出行空间,其中非机动车道全线采用红色铺装,这是盘锦地
方特色元素红海滩的颜色;设置交叉口转弯车辆专用进口道,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直行车在路口等待信号的同时阻挡转弯车辆通行,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另一方面设置专用车道之后可以优化调整现状的信号灯,缩短车辆在交叉口等待时间,提高车辆通过交叉口效率。
路口渠化设计的另外一个设计重点就是在交叉口内设置等待区,这样可以提高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效率,有效地缓解高峰拥堵。路段交通工程设计的其中一个设计要点就是明确城市道路的路权分配,使所有交通出行的参与者均有安全、连续、顺畅的出行空间,倡导和鼓励城市绿色出行。
彰显城市特色、满足规范要求、达到国际一流、全国示范样板,是盘锦城市道路建设管理国际化提升工程的标准。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创城记》——盘锦市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系列(四)
下一篇: 《创城记》——盘锦市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