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工资条上数字在涨 城镇居民收入攀高​

柏迎春出生在1962年,1974年跟随父母从锦州黑山搬到盘锦于楼地区生活。很长一段时间里,上班赚工资和生活安稳划等号,工资收入是那个年代城镇居民的主要来源,也是过日子的底气。所以等到柏迎春1980年参加工作时,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都会安排得格外有仪式感:给家人和自己添置一些物件,算好生活费,再把余钱郑重其事地存起来。工资条对于她来说不是一张普通的纸张,她记得当时每个月工资是36块钱,加上油田职工18块钱的野外补贴,每个月工资条上的数字是54。直到现在,54这个数字也让柏迎春觉得亲切,那是她安稳生活的初始。

慢慢的,54变成了105。到1986年结婚,两口子每月收入共计210块钱。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每月210块的工资收入,在我市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排行中属于中上等水平。即使这样,柏迎春结婚时只添置了一台电视机,没有婚房,两口子住单位宿舍,一年之后,他们才分到了一间平房住。 

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工资是柏迎春一家唯一的收入来源,所以从这个家庭的生活变化能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的收入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柏迎春对结婚后四五年间的工资涨幅印象深刻:缝纫机、自行车、照相机、录音机、洗衣机、冰箱等等,都是1990年前后添置的。尤其是那台缝纫机,价格是295块,她到现在都记得。再就是1994年孩子上小学了,家里添置了一辆7000多块的摩托车。1995年,柏迎春家住上了楼房。虽没有记账的习惯,不过家里一切大小开支都在她的脑子里。柏迎春说因为家里是双职工,又只有一个孩子,支出十分有限,所以在90年代,她对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满足感。 

如果把普通城镇居民40年的收入记成一本流水账,那在柏迎春家2000年的账簿上就有不同寻常的一笔记录。2000年,柏迎春选择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从国企职工的岗位上走下来,没有选择提前养老,她很快找到了新的角色。经过推荐、选举,柏迎春成为渤海街道兴隆新城社区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区工作者,工资每月从180块涨起,退休时工资已经涨到了1962块。又过去了7年,现在柏迎春每个月的退休金是2942块,再加上260元的补贴,每月个人收入超过了3000元。 

自有工资收入以来,柏迎春一家没拿积蓄做过投资,仅仅依靠良好的理财习惯,在日常花费之外,每个月都有结余。这些积少成多的结余,让他们和身边的工薪家庭一样,从置办家用电器,到换购房子、车库,买车,置办女儿的陪嫁等等,或大或小的支出,全都依靠对一笔笔工资的合理安排,柏迎春的小日子过得安稳知足。 

柏迎春的收入变化是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化的一个缩影。根据国家统计局盘锦调查队数据显示,2019年,盘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575元,同比增加2464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98元,总量位居辽宁省第三。盘锦的自然环境、区位优势、政策红利、联创氛围是城市经济得以良好增长的动因,在这座宜居、宜游、宜业、宜学、宜商的城市里,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还在创造着新的记录。

信息来源:盘锦发布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从贫困户到养殖能手,海南省文昌市龙楼村朱兴旺——脱贫不返贫 要靠志和勤...
下一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六盘山下“种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