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舌尖上的幸福

7月23日,早上6时许,居民阳运华来到早市,买了猪肉、糯米、鸡爪、海鱼、黄瓜、凉皮等食材,还买了些水果。当天中午,阳运华的孙女来看望她,并给她“下达”了一个任务,要吃她最拿手的珍珠圆子。

阳运华的孙女在北京读书,因为疫情的缘故,学校迟迟没有开学,这给了祖孙俩更多相处的时光。9时许,阳运华的孙女到了她家,嘘寒问暖,家长里短,一片温馨。10时许,阳运华主厨,孙女打下手。一个小时后,黄瓜拌凉皮、孜然芸豆、红烧鸡爪、酱炖海鱼、珍珠圆子等陆续上桌。“还是奶奶做的饭菜香。”孙女一边大口吃着,一边夸赞阳运华的手艺。“慢点吃,以后想吃啥,奶奶给你做。”看着孙女吃得风卷残云,阳运华脸上挂满幸福的笑。

阳运华家住兴隆台区景园小区,今年70岁,身体硬朗,因不想麻烦子女,老伴去世后就独自生活。谈起餐桌上的变化,阳运华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阳运华家中七个兄弟姐妹,父母是国营饭店的职工。自打从记事时起,阳运华家餐桌上常见的就是青菜、萝卜、腌制咸菜或豆酱这几样。虽然家里养着鸡、鸭和兔子,但这些是要卖了换成钱,购买一些家庭必需品。只有等到端午节、春节,一家人才能美美地吃上一顿肉。

1966年,阳运华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工人,家里生活略有改善。如果想吃肉,可以拿着肉票去排队,运气好就能买到一点肉。在当时,很多家庭所吃的食物中鲜有油水。1968年,阳运华结婚了。婚后的第二天,阳运华和丈夫在路边的小吃店,点了一份五香肉丝、一份腰花、一碗鸡蛋汤,还要了两份米饭,这是那个年代她吃得最好的一顿饭。

上世纪80年代末,阳运华家里经济条件宽裕起来,可以买到自己想吃的蔬菜、瓜果、蛋、禽和肉类。大棚菜的出现,使得冬天也能买到反季蔬菜。“各类餐厅多了起来,下馆子成了当时的时尚。”阳运华说,家里来了客人,一般都选择去饭店,一桌十多个菜也很平常。

1997年,阳运华办理了提前退休。除了要做家务,还要给一家人做饭。“我每天都要去菜市场转一圈,基本能买到自己想吃的东西。”阳运华说,餐桌上有丰盛的菜式,是她最大的安慰。

如今,阳运华早已吃喝不愁,但对吃的要求有所提高,一日三餐要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肥肉最好少吃,鸡蛋一天最多1个,多吃水果助消化补充维生素等。阳运华偶尔会和一起跳舞的姐妹们聚餐,一顿饭下来,她发现清淡的蔬菜总是先被吃光,油腻的大鱼大肉却剩下了,说明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好了,肚子里也不缺油水了。

信息来源:盘锦发布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土坯房变大院,水泥路面铺到房跟前
下一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脱贫致富新“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