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养老事业中闪光——记2024年度盘锦团员青年个人优秀典型案例王舒瑶
- 发布日期:2025-05-16
- 作者:张羽雁
- 浏览次数:2
早上8点,辽河康养服务中心内一个身影在5楼忙碌地查房,她就是护理部主任王舒瑶,一位1999年出生的年轻姑娘。她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养老护理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2021年,王舒瑶选择投身双台子区养老事业,成为一名养老护理员。“这个决定,在当时并不被所有人理解,有人觉得这份工作又累又繁琐。但我坚信,养老是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老人们更需要被关爱和照顾,我也可以在这个领域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王舒瑶介绍说,初入职场的她,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各种复杂的老人需求,也曾感到手足无措,但她没有退缩,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同事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像海绵一样汲取着宝贵的护理经验。凭借着对老人的一颗爱心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迅速调整状态,主动与每一位老人交流,了解他们的过往经历、兴趣爱好和需求,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
王舒瑶始终将老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她不仅关注老人的生活起居,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心理学和老年评估师课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学习,她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老人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慰藉和疏导,用温暖的话语抚慰他们孤独的心灵。老人们特别喜欢看到王舒瑶那充满活力的笑脸,愿意和她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情。同时,她还不断学习新的养老护理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快速适应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节奏,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部主任。
今年已经82岁的王希福爷爷夜间突发心脏疾病,需要紧急送往医院。在家属不能第一时间到达时,王舒瑶毫不犹豫地陪同王爷爷前往医院,在120车上一路紧紧握住王爷爷的手,安慰他不要害怕。王爷爷说:“有你在,我放心。”在医院里,王舒瑶跑前跑后,协助医生办理各种手续,直到王爷爷的病情稳定下来,家属到达医院住院病室她才松了一口气,转身与家属交接之后返回院内继续工作。王爷爷出院后,逢人便说:“王舒瑶这孩子比我的亲孙女还亲呐!”
76岁彭桂华奶奶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因自身疾病外出就医住院后再次返回院内时,彭奶奶骶尾部携带非常严重的褥疮,面积大约10cm×10cm,创面虽已结痂,但痂面下已经全是腐肉,深至漏出筋膜,触目惊心。而且彭奶奶整体状态不佳,血压极低,BP:70/40mmHg,情况十分危急。王舒瑶和同事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迅速制定了全面且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每天精心为彭奶奶换药,细致到连一个细小的创面都不放过。经过长达7个月的悉心照料,彭奶奶的褥疮愈合了,现在可以保持20分钟的坐姿,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彭奶奶的儿子看到母亲的变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握着王舒瑶的手,连连道谢:“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救了我的母亲!你们真是我们的恩人啊!”
作为一名团员青年,王舒瑶不仅自己努力工作,还积极带动身边的同事共同进步。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与同事们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心得,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护理技巧。在她的影响下,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大家齐心协力为老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整个护理团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此外,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王舒瑶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与娱乐部工作人员一起组织开展手工制作、文艺表演等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让老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快乐和温暖,晚年生活不再孤单寂寞。她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老人们设计了康复训练方案,帮助他们恢复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王舒瑶还注重与老人家属的沟通,及时反馈老人在辽河康养服务中心的生活情况,让家属们能够安心工作,放心地将老人交给中心照顾。
“养老事业是一项充满爱心的事业,能够为老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将继续努力,为更多的老人送去关爱和幸福,让他们安享晚年。”王舒瑶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投身养老事业的生动缩影。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也展现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她像一颗闪亮的星,用爱心和奉献,为更多的老人送去关爱和幸福,照亮了老人们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