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幸福质感持续提升
一直以来,双台子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领会“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深刻内涵,以更高的标准、更快的节奏、更实的举措破解难题,切实推动民生愿景转化为幸福实景。
“民生实事是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检验工作作风的重要抓手。”笔者了解到,今年双台子区聚焦民生实事关键环节,统筹推进市、区两级民生实事项目,强化要素保障,紧扣时序进度,坚决把牢工程建设质量关、标准关,确保民生实事落实落地,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
“小补贴”撬动“大幸福”
“每月都能领到这笔高龄补贴,心里真是暖洋洋的!”85岁的王奶奶拿着刚到账的高龄补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双台子区,像王奶奶这样的高龄老人正沐浴在“小补贴”带来的“大幸福”之中。
精准有效的高龄老人补贴政策,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从越来越多的老人心中照进现实。为了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老人都能及时享受到这份温暖,双台子区线上线下齐发力,确保信息“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高龄补贴传递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关爱,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温暖,幸福感、获得感在细微处悄然升腾。
疏通城市“血管” 守护雨季安宁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我们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确保工程经得起‘雨季检验’。”双台子区聚焦老城区管网老化、排水不畅的顽疾,4月中旬拉开光明街排水改造工程帷幕,工程改造全长0.92公里,建设“快进键”下,工程如期竣工。
新管网采用雨污分流的方式,排水能力较原有管网有较大提升,能有效缓解光明街周边雨季积水严重的问题,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居民也将更加安心地迎接每一个雨季,见证城市宜居品质的提升。
系统治理“解堵” 出行福祉“提速”
城市脉动,交通先行。在双台子区,曾经长期困扰居民日常出行的交通拥堵“顽疾”,正被一剂精准有效的“系统化治理良方”所化解,不仅疏解了路网压力,更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出行品质与幸福感。
多策破解交通拥堵,推行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划分为2个大网格、36个小网格,增派警力与车辆强化管控。科学增划1500余个停车位,缓解商圈、居民区停车难。刚柔并济,宣传引导结合严格执法,提升文明出行意识。联动倡导错峰、绿色出行,改变市民习惯。经过不懈努力,双台子区“畅行”之路越走越宽,居民在便捷高效的出行中,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全省首批“舒心就业”服务站+16
“以前找工作要东奔西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真是太方便了!”通过河岸社区“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签约护理员工作的陶然女士难掩喜悦。
双台子区16家社区(村)获批全省首批“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为辖区群众打造出“步行一刻钟”可达的就业服务圈。今年以来,服务站已累计组织招聘活动19次,服务登记失业人员682人次,帮扶13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同时为65人次提供创业服务,培育25名创业带头人,带动165人就业,有效激活区域就业创业活力。
医疗版图再添新翼
在辽河之畔,一家深耕医疗四十年的专科医院,正以“破局者”的姿态书写着从专科特色到二级综合医疗的转型之路。盘锦铁十三局医院,这座曾经的“血栓病治疗”金字招牌,如今从“专科高地”到“综合新篇”,为区域百姓的健康福祉注入强劲动能。
盘锦铁十三局医院的蝶变,不仅为双台子区乃至盘锦市基层医疗机构探索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径,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了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热切期盼。
双台子区坚持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推动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增强百姓幸福生活质感,提升“双台子温度”。目前,双台子区电动车公共集中充电装置点、燃气改造等民生实事也在有序推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