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城城墙夜市:藏在“夜”中的烟火与民生
夜幕渐沉,双台城城墙夜市里古韵砖石与璀璨灯火交织,157米长的主街瞬间被熙攘的人群填满——孩童嬉戏的银铃笑声、商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美食在铁板上迸发的滋滋韵律,奏响了城墙怀抱中的盛夏乐章。这座盘锦“夜经济”的标杆性夜市,正以“文化+烟火”的双引擎模式,点亮城市的民生温度与消费活力。
穿梭于摊位间的食客们,是这座“烟火博物馆”最忠实的观众。从“大连焖子”铁鏊上跃动的金黄酥脆,到“老长沙臭豆腐”裹挟着独特香气挑战味蕾;从“芝士烤榴莲”的甜蜜暴击,到“擎天薯条杯”的酥脆盛宴,近百种南北风味小吃沿城墙根铺陈,构建起味觉的万花筒。一位刚接过香喷喷烤串的男士感叹:“这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最是抚慰人心。”商贩们颠勺时的利落身手、食客踮脚张望的期待眼神,无不勾勒出市井生活的真实剪影,夜经济的脉搏在此强劲跳动。
双台城城墙夜市并非止步于“吃”,而是以文化为魂注入深度。中医夜市摊位前,老中医凝神搭脉,中药香囊与熬煮的养生茶氤氲出传统医药的温润,构成了一幅传统医药与生活场景交融的画面。望闻问切的细致诊断、穴位按摩的舒缓体验、中药知识问答的互动欢笑,让古老医术在夜市烟火中焕发新生。“既实用又长见识”,带着父母问诊的年轻人由衷赞叹。今年4月30日开街首日超5万名市民的参与热度,印证了文化IP的强大吸引力。
夜市不仅是城市的舞台,更是城乡融合的纽带。旁边碱地柿子摊主大姐热情递上试吃盒:“咱这柿子是盐碱地馈赠,甜得带蜜!”几位刚打完匹克球的市民拎着农产品礼包逛夜市的身影,正是“体育+农业+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场景,让乡村振兴的活力在夜市烟火中充分涌动。
烟熏火燎中,秩序悄然生长。保洁师傅及时清理的杂物、安保人员轻声的提醒,让热闹不失序、繁华不杂乱。扫码支付的便捷与传统夜市的温情并存,线上攻略的传播与线下体验的鲜活互补,展现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在放活夜经济与管好夜生活之间找到平衡,让发展活力与民生福祉同步提升。
回望灯火中的城墙,摊位暖光与游人笑脸相映成趣。这座夜市早已超越简单的消费场所,成为文化传承的舞台、消费升级的窗口、城乡融合的桥梁、民生幸福的载体。正如双台子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所说:“我们以‘文化味’滋养‘烟火气’,用‘精细化’护航‘活跃度’,让夜经济不仅点亮城市夜空,更温暖万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