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深度报道

回眸2015双台子区硕果缀枝 前瞻2016双台子区蓝图浩荡

数说 2015 成果丰

 

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预计所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3.3亿元,比上年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0亿元,比上年增长8.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4960元,比上年增长10%。

重点指标增速在全市领跑。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53739万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5%,增速列全市县区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91亿元,增幅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增速连续第三年在全市排名第一位;工业用电量增长21%,增速全市第一。

精细化工项目平台建设迅猛推进。面向全国,引领东北,高标准规划建设盘锦精细化工企业孵化基地(盘锦精细化工科技园)。北京格林凯默医药用催化剂等13个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创新产品项目井喷式落地。

城区管理力度空前。开展了建区以来力度最大的城市综合治理行动,拆除违法建筑累计近20万平方米以创新性思维和办法破解动迁难题,房屋依法征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十二五”圆满收官

 

五年来,双台子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各种困难风险挑战,十二五”规划划上了圆满句号。

用力于发展,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预计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口径税收收入分别是“十一五”末期的1.5倍和1.43倍,年均分别增长8.4%和7.3%。累计实施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4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4.3倍。

用效于城市,始终坚持城市让老百姓生活更美好的建设和管理理念,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累计新建、维修改造主次街路和小街小巷210条,新建、维修村路186.5公里;新增城市绿地302公顷,改造棚户区260万平方米;综合改造弃管小区42个,改造面积3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由23.71平方公里增加到27.28平方公里,累计新增建设用地578公顷。

用情于百姓,始终坚持把提高民生福祉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预计201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长2 倍,年均增长14.8%。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统一标准,全民参保率达到95%。维修改造学校11所,新建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3所;全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走在全市前列。新建、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社会事业、社会管理取得长足进步,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老百姓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用心于内涵,始终注重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注重内生动力的凝聚,持之以恒向上争、对外招、拼命干,走对路,干对事。建设了国内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精细化工企业孵化基地;在全国发行第一支停车场专项债券5.5亿元,通过多措并举先后筹集建设资金50亿元。[!--empirenews.page--]

 

展望“十三五”蓝图绘就

 

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和区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四个着力”总要求,坚持“一带三区”发展总布局,以“一路、一河、一企、两区”为战略支点,保持发展定力,创新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福祉,建设国内重要的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现代新型服务业集聚区和魅力新城,实现全面转型升级,走向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富庶文明和谐生态的滨河新型城区。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到2020年突破200亿元。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城市形象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重点任务: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构建支撑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新型城镇化新典范;着力鼓励创新创业,培育发展新动力;着力完善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新动能;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汇聚区域竞争新优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新期盼。

 

启程 2016 扬帆起航

 

主要预期目标:所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完成更高目标,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发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选准方向,扩大有效投资,以增量优结构,转方式,促增收。

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全年确保引进重点项目20个,新开工和竣工重点项目各25个。

加强要素保障。加快编制完成陆家镇、统一镇小城镇发展规划。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少于30公顷。全年完成域内银行新增贷款12亿元,PPP融资5亿元,力争发行债券5亿元。

着力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努力优化工业布局。

壮大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规模。全力服务华锦“十一五”优化项目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天津三千化工集团甲磺胺等项目建设投产,全年确保工业竣工项目10个以上。着力引进高端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项目。支持现有企业重组升级改造,抓好北方戴纳索等企业的稳产运行。推动实施园区外工业企业整顿和搬迁。全年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以上。

完善产业园区功能。加快盘锦精细化工企业孵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增强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园区路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完成危化品停车场建设任务,确保综合管廊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系统与华锦集团并网。做好外环路以西工业用地保障工作。[!--empirenews.page--]

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坚持高标准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强化服务业项目招商和运营,努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

全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启动中自控建设,确保兴隆新二百全面运营。依托省级精细化工物流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工业品、农产品、危化品物流。确保意大利维龙盘锦市区域物流分拨中心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建设。发展旅游地产、楼宇地产,努力消化存量,促进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保持平稳。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做好辽河水系文章推动城区段至鼎翔段部分航道通航。加快辽河两岸水上娱乐等项目开发,建设国际湿地旅游盘锦接待首站。打造任家、光正台旅游特色村。加强与国内外旅行社对接合作,力争全年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推动创新,逐步建立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企业自建实验室、研发机构,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和高端产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成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战略联盟。全年确保引进大学研究院1所,新增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4个,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10家以上。

加快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完善中珠创业大厦等楼宇配套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特色楼宇经济。推动辽河新城中小企业创业园开工建设,年内实现精细化企业孵化基地和沙发产业园全部投入使用。逐步建设一批“园中园”“创客园”,打造全市乃至全省最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示范区。

加快创业创新服务落地。完成“个转企”530户,新增小微企业5000户以上。全年提供担保服务2亿元以上。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

不断强化城市建设与管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围绕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中新线改造,推动林丰路大桥通车、城北街实现东西贯通。启动站前广场建设。加快实施地下综合管网改造,推动锦盘河街等在建泵站投入使用。完成湿地公园三期和双绕河公园一期工程。

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推动长征小区加快建设,新城雅苑等在建集中安置区实现入住,全年确保回迁居民2000户以上确保征收房屋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年度棚户区改造任务3737户。

加大城市综合整治力度。继续推动社会管理重心和服务资源下沉,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继续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打造城市综合管理示范街2条以上。

打造宜居乡村建设升级版。坚持高标准建设示范村,从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活服务便利化入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确保所有村屯实现24小时供水,燃气普及率达到100%,农村公交线路全部开通。引导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完善镇、村总体发展规划,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推进镇域经济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推进绿港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加快建设,推动无土栽培、食用菌生产向产业化经营转变,促进泥鳅鱼养殖向泥鳅鱼经济转变。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年认养农业面积5000亩以上。[!--empirenews.page--]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开放发展,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推进投资服务便利化改革。完善并联审批,精简审批流程,确保行政审批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全部进大厅,实行网上办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收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完成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项目清理工作。全面推行“先照后证”,建立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等制度。进一步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优化投融资体系。加快区级平台公司重组与市场化改造,搭建对接市场的产业板块,探索设立股权基金、产业基金,加快建立起能够对城市建设、实体经济有较强支撑作用的资本运作体系。对接基金等金融机构,推进债券发行。完成区农信社改组为商业银行。提升区担保机构担保能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开放水平。全力争创省级出口基地,力促北方戴纳索等企业形成新的出口增量,全年外贸出口力争突破7000万美元。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在共治共建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决兜住民生底线。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依法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保持贫困人口静态为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实现城乡低保家庭取暖救助全覆盖。

进一步促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创建省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扩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实现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全覆盖。完成全市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任务。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全面落实两孩政策启动“七五”普法。做好新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争先升位。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双台子区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安排部署确保全区人民新春佳节欢乐祥和
下一篇: 立足发展新常态 展现履职新作为—2015年我区人大常委会工作综述